2022-10-20 11:21:01
在亲日的汪伪政权中,有三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,他们分别是:汪精卫、陈公博和周佛海。这三个铁杆的亲日派,用钱钟书的话说,“天底下除了向日葵、再没有比他们更亲日的人或东西了”。他们三人中,周佛海被排名为第三号大汉奸。
周佛海图片来自于网络
说周佛海是超级无间道主要源于他的三次叛变。
周佛海生于1897年,湖南沅陵人。早年留学日本,曾参与组织旅日共产主义小组。1921年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。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在广州未回上海前,一度代理书记职务。后仍回日本求学,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。
周佛海的第一次叛变就是这次回日本后不久。当时日本警察就盯上了他这个“赤祸”。因怕学籍不保,他此后就与党组织脱离关系,不从事党的任何工作。1923年,周佛海毕业回国。不久,他应邀来到广州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,同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。随着地位的变化,他与党的离心倾向日益加重,并散布对党的不满情绪。
当时中共广州支部负责人对周佛海进行了耐心批评和教育,帮助他认识错误。但他毫无悔改之意,后来竟公开声明与共产党脱离关系。中共中央为纯洁党的组织,准其1924年脱党。从此,周佛海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,成为国民党右派营垒中的干将和蒋介石的心腹,宣称自己要做一个“国民党忠实党员”,叫嚷“攻击共产党,是我的责任,是我的义务”。
在彻底走向革命反面的同时,周佛海审时度势,决心效力地位节节上升的蒋介石。他工于钻营,在国民党内青云直上,成为蒋介石身边的“文胆”之一,可谓红极一时。
蒋介石对周佛海也委以重任。从1927年到1937年,周佛海跟随蒋介石青云直上,可谓红极一时,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,民众训练部部长,蒋介石侍从室副主任兼第五组组长,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、代理部长等职,为蒋介石打内战、搞独裁出谋划策。他还曾参与筹建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(即蓝衣社)。这样一位心腹,蒋介石做梦也没想到周佛海后来会背叛他。
周佛海的第二次叛变正是背叛了蒋介石,靠拢汪精卫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随着全国抗战的呼声不断高涨,周佛海与汪精卫一伙却组织“低调俱乐部”,与抗日唱反调,鼓吹“战必败,和未必大乱”的投降主义言论。还与日本侵略者暗中勾结,进行谋求“和平”的勾当。
1938年周佛海背叛了蒋介石,随汪精卫投敌,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、汪伪政府警政部部长、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、中央储备银行总裁、上海市市长等,沦为卖国求荣的大汉奸。在汪伪营垒中,周佛海通过金钱收买和封官许愿等手段,发展和培植亲信,还搞起特务组织并亲自担任头目。
江山易改,汉奸本性难移。见风使舵、反复无常、阴险狡诈这些特性在周佛海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,并贯穿一生。在抗战中后期,周佛海嗅出日本人不行了,就抛弃了曾向汪精卫作过的信誓旦旦的“表白”和“保证”,厚颜无耻地倒向了蒋介石,拜倒在蒋介石的脚下。这就是周佛海的第三次叛变。
1942年10月,周佛海背着汪精卫,派人潜往重庆,为重庆方面输送了不少重要情报,还安排重庆的特工人员设计杀死了汪伪政权的特务头子李士群。后又利用自己上海市长的身份,在上海及杭州一带部署军事力量,阻止共产党等革命势力进入上海。
日本投降在即,南京伪政权被迫解散,周佛海向蒋介石再表忠心:“职与其死在共产党之手,宁愿死在主席之前。”这种种“杰作”使周佛海赢得了蒋介石的嘉奖,并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指挥。这样,周佛海摇身一变,从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。
当国民党大批人马到达上海后,周佛海失去了利用价值。一个来月后,在全国人民强烈要求“快速严惩汉奸”的压力下,周佛海被软禁在重庆,后来又被移交南京监狱。
1946年11月7日,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判处周佛海死刑。在杨淑慧的奔走以及顾祝同、陈立夫、陈果夫等人的说项下,1947年3月26日,念其为重庆方面做过“贡献”的蒋介石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,发表《准将周佛海之死刑减为无期徒刑令》,下令对他特赦。其公馆作为伪产被接收,改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招待所。
周佛海逃脱一死,喜出望外,但庆幸之余,惦量一下“终身监禁”的分量,想起将要在监狱里打发未了的岁月,看看四周的破壁,阴森森的铁栅栏,还有苦于下咽的饭菜,再忆起位于上海西流湾8号的自己公馆里的风景和养尊处优的生活,一种说不尽的凄凉、哀怨、忧伤、绝望顿时涌上心头。窗外秋风萧瑟,黄叶遍地,周佛海挥笔写就《忆西流湾故居四首》:“暮蔼苍茫夕照斜,饮烟缕缕万人家。四围山色红如血,独立高楼看晚霞。”“青草池塘绿柳堤,淡烟漠漠草萋萋。庭花也改人非旧,故向东风怨别离。”“柳映池塘竹映窗,月华依旧白如霜。深宵步月人何在?空负残花院角香。”“月明人静柳丝垂,彻耳蛙声仍旧时。底事连宵鸣不住,伤心欲唤主人归。”
从这些诗作看,周佛海还是颇有才华的,可惜没用到正道上。
1921年,周佛海看上了年轻貌美的杨淑慧,抛弃了为他已生育一子一女的结发妻子郑妹。杨淑慧并非寻常人家的女子,她的父亲杨卓茂是上海总商会的主任秘书,是当时大上海的闻人,杨淑慧也算是有钱人家的富贵小姐,从小又受过良好的教育,绝非一般的女子可比的。周佛海不顾在家吃苦受累、照顾老小的妻子郑妹是何感受,一纸休书寄了回去,从此便与杨淑慧坠入了爱河。
周佛海很快向杨淑慧求婚,杨淑慧当时才20岁,就在周佛海与杨淑慧订婚的前几天,一位消息灵通的《上海时事新报》的记者,在报上不指名地刊登一条新闻,大意是“有一位湖南青年,自称是最进步的社会主义信徒,已早在乡间结过婚,听说还有了孩子,现在又在上海与其同乡商界某闻人的女公子大谈恋爱,看来又要再度作新郎了。”当杨淑慧父母看到这则消息后,呆若木鸡,父亲杨卓茂顿时感到名誉受到伤害。
为了阻断女儿与周佛海往来,杨卓茂夫妇把女儿关在自家的阁楼上,被关的第三天,杨淑慧就跳窗逃了出去,她找到周佛海后,二人就悄悄离开了上海,前往日本的鹿儿岛。杨淑慧对周佛海温柔体贴有加,并与其生有一子一女。然而周佛海好色成性,积习难除。其后陆续跟日本护士金田幸子、名伶筱玲红等人保持不正当关系。
周佛海荒淫之余,仍时时不忘发财。虽然他的财产无资料披露,但他在日记中也不打自招道出了部分事实。周佛海先后以耐劳、慎独、宁远、百忍等20多个化名在上海数家银行存款近3000万元(约合当时黄金7500市两),据周佛海自谦估算存款“为数虽不多,今日之蓄积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亦应自足矣”。
1948年初,超级无间道周佛海心脏病复发,2月28日,在一阵哀号之后,周佛海口鼻流血,毙命于老虎桥监狱。尸体草草葬于汤山的永安公墓。荒烟蔓草,将一代巨奸彻底埋葬。
在周佛海的身上,有着太多的矛盾冲突点:中共的创立者,最后却走向了革命的反面;曾经的救国青年,最后却成了民族的败类。其人生“三变”看似能保其时时呼风唤雨,练成政治“不倒翁”,但最终却是被钉在了民族的耻辱柱上,再未有机会得以洗脱。
想来,能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,除了极善钻营,想必一定也有过人的才智。然而,没有信念的才智,最终是一次又一次利令智昏的选择,大智变成大恶!
没有信念的“不倒翁”最终没能侥幸逃脱历史的审判,彻底地倒下了。
从那样光辉的起点,走向那么惨淡的结局——大红大黑、反差强烈的人生令人扼腕,更值得反复回味和深思。价值观——这个被反复提起又常被忽视的词,最终会在人生道路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!
编辑/石光辉